鹤岗又火了。
不过这次火得有点蹊跷,接二连三的推热搜,然后官方下场表示:
移居落户可推荐就业,发灵活就业补贴。
我觉得接下来的宣传可以这样:
选一城躺平,择一人终老。
这一套操作下来,会不会真的吸引到年轻人去这样一个产业凋零、人口流失的收缩型城市呢?
按照网上的说法,鹤岗似乎生活也不错:
房价低:虽然几万块的房子条件差点,但是30万以内还是可以全款买到不错的大房子,这个价格在关内,连首付都不够。
物价低:一块钱一碗面,一千块雇一个月保姆,什么价格都低,当然收入也不高。
硬件好:医院,有百强中学,重工业基地打下的公共基础服务的底子还是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基本生活保障没有问题。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是:
不好找工作。
因为整个城市都在吃老本,没有新需求,处于一个半自给自足的状态,自然也没有多少工作机会提供给年轻人,不然谁还要背井离乡跑到外面呢?
网上把鹤岗说得如何如何好的,基本都是:
数字游民。
普及一下概念,数字游民就是不需要朝九晚六,不需要坐班,单单靠个人在互联网上就能谋生的群体。
比如搞搞个人直播的、写自媒体的、网上画画的,诸如此类。
他们不太需要群体协作就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平时生活也比较简单,主要是收入也不差。
这些人去鹤岗简直太合适了。
干脆鹤岗不要叫煤都了,改名叫自媒城吧。
吸引这些年轻的互联网数字游民,打造一座喊麦网红之城,既能解决老龄化问题,还能拉动经济。
但问题是,既然收入不差,难道昆明、大理不香吗,北海、防城港的气候不宜人吗,浙江、广东的小山村不够山清水秀吗?
干嘛要去鹤岗这种苦寒之地?
说到底,真的想去鹤岗的还是彻底想躺平的一部分人,他们不在乎有没有职业发展的可能,不奢求丰富的生活和社交,只求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与其说是人生安乐窝,不如说是自我流放地。
所以,我觉得现在鼓励年轻人去鹤岗买房安家:
怎么看就像是一个坑。
哦,对了,据说鹤岗刚火的时候,第一批在鹤岗买房的人:
一大半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