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心城市的人们真的需要第二居所吗疫情
TUhjnbcbe - 2025/7/31 17:02:00
(搜狐焦点防城港站原创)经历了年的非典疫情(SARS),现在又面临新冠肺炎的传播,我在反思一个问题,年非典疫情最早出现在广东省的广州市,17年后的年新冠疫情出现在湖北的武汉市。为什么两次疫情都是首先出现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一、人口稠密型大中城市,疫情为什么相对严重?人口稠密的大中型城市,包括省会城市、人口密集型发达城市,这样的地方每平米人口基数很大,根据年末人口统计,广州市常住人口为.44万人,而武汉接近万人,这两个超过或接近万人口密集的程度度远远高于其它城市。两次疫情的源头都在这两个人口稠密的城市,由于病毒无法短时间内散去,加之人与人接触相对频繁,“人传人”传染的几率大幅度增大,感染与被感染率大均大幅提高。二、重新定义“刚需”,“第二居所”有多重要?以往我们大家定义的“刚需”是:刚需即刚性需求,那么什么是刚性需求呢?这是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从字面可以理解“刚需”就是硬性的,必须的需要的东西。例如:没有房子住、租房子住、结婚生子等都属于刚需。一般来讲,第一套住房一定是刚需,第二套住房为改善型住房,也称为“第二居所”。但是,这次疫情的出现,让人们感觉到相对“地广人稀”的地方也应该成为刚需的第二居所,相对密集型大中城市要安全的多。北部湾防城港地处西南部地区,背山面海,空气畅通,负氧离子高出内地50多倍,这个城市人口不足90万,远远低于大城市万人口基数。“金石公园里”项目建筑密度17%,容积率仅为1.5,比低密度独栋别墅还要低,作为预防疫情的第二居所,必将成为人们争相购房的楼盘。三、“围城”还会出现吗?人口流动将有新的变化?钱钟书的《围城》里的“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说的是婚姻,以往对于外来人渴望的是能有一个城市户口,享受城市人的待遇以及生活。广州、武汉城市常住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小城市或农村,使得城市人口剧增。具体表现为:城市经济发展越发达,人口越多;城市经济越落后,城市人口越“外流”,比如黑龙江的鹤岗市外流人口连年递增。据小编分析,疫情后的人口将会有一个新的变化,那就是:在大城市里面,对健康的重视又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将走出人口稠密的“围城”到人口少、自然环境优越、符合宜居健康的地方,建立自己的“第二居所”。四、北部湾防城港,山海间的城市适合做第二居所吗?符合做第二居所的地方其实很多,比如云南大理、广西北部湾,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的防城港市,与大理海拔相比这里更适合养生,因为大理属于高原地区,海拔米之高,而防城港海拔只有15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正常人并不会有高原反应,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尤其是血压偏高的人就不适合在这里选择“第二居所”了。防城港的气候适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负氧离子是每立方厘米的含量是三亚的三倍,是全国其他地方的50~倍。这里的土壤是富硒土壤,当地无论是瓜果,还是蔬菜、粮食作物、猪牛羊肉均是富硒产品。这里的饮用水质量全年达到%优良率标准。地域是“三岛三湾”组成。分别是企沙半岛、鱼万半岛、江山半岛。三湾分别是东湾、西湾、珍珠湾。亩的海洋红树林也成为全国第一大红树林城市。防城港面北部湾大海,背靠十万大山,山与海形成的特殊气候,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都非常适合居住,此次疫情当地几乎没有人传人二次传染病例,是健康理想躲避疫情的“第二居所”。搜狐焦点防城港站主编:杨毅珩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心城市的人们真的需要第二居所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