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广西日报
TUhjnbcbe - 2025/7/31 17:02:00
本报记者罗琦梁莹3月23日,奋战在广西“医院”的首批医护人员走出集中医学观察点,与家人团聚。在3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用无私的付出、英勇的表现、专业的精神,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3月17日,随着最后1名患者从广西“医院”治愈出院,广西就此实现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疑似病例“双清零”,标志着我区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这场“非常之战”中取得阶段性胜利!成绩来之不易,胜利弥足珍贵。在广西的抗疫一线,全区4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无愧于“白衣天使”“抗疫英雄”称号。其中,广大医护人员更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他们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始终把患者救治放在首位,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冲锋在前——“逆行”显担当始料未及的疫情,让所有人为之揪心。此时,没有人比医护人员更加明白时间对于患者的重要性。骤起的疫情警报,让广大医护人员瞬间一呼百应、踊跃请战: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一声声“让我去”……在他们主动请缨、无畏“逆行”的背后,是医者对人民、对生命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当前,我们更要牢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医院,护理部主任韦彩云退掉了前往杭州陪伴怀孕女儿过年的机票。医院医院,承担着首府防控疫情的重担。“我们为生命站岗。”医院的护士罗君凌是一名“90后”,大年初一即将回到家的她,在半路将行李和年货留给接自己回家的弟弟,义无医院的列车……在桂林,医院是广西收治新冠肺医院。战“疫”打响后,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韦妍飞第一时间报名请战。每日两三次的查房,密切监测危重患者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调整救治方案……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韦妍飞和同事们的忙碌从未停歇。医护人员的艰苦努力和付出,很快带来了好消息。2月15日,医院首次有2名重症患者出院;3月11日,桂林市第32名也是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康复出院。至此,桂林市32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实现“清零”。2月以来,都安瑶族自治县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人心。突增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似乎打乱了这座小县城的节奏。上级命令:迅速派出专家驰援都安!自治区疾控中心的蒋玉艳、钟延旭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赴都安。由于该县疫情形势严峻,同一时段突报多例确诊病例,他们火速联同各部门紧急开展密切接触者排查工作,深入调查了解村屯重点人群排查与管控情况……夜以继日、扎实细致的工作,为当地疫情防控策略制定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落实提供了强有力保障。采集咽拭子标本,是新冠肺炎检测和排查的关键环节。操作虽简单,但却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疫情期间,医院预防保健科的“90后”医生李华洋,就一直冲锋在采样一线,为解除隔离的复查人员采集咽拭子标本。“我并不害怕,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是否做到了精准取样上,我需要保证每个标本检测结果准确无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几乎每一次结束工作脱下防护装备,李华洋贴身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坚守一线——岗位即战位与病魔较量,拼的是速度,争的是时间。只有努力跑在时间前面、抢在疫情前面,才能牢牢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动权。在广西“医院”,作为临时应急病房的主任,医院重症医学科熊滨全天候24小时在线。岗位即战位,只要一线有问题解决不了,他就会随时出现。2月20日下午3时,一位危重症患者缺氧加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此操作风险十分大,医务人员很容易被感染。老党员熊滨第一反应就是:“让我来!”顺利完成操作,稳住了病情,大家松了一口气。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当天早上,熊滨的父亲才刚刚过世。“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好好去做。”父亲给了熊滨两个交代:从医不易,要挨得住这个苦;要学会敬畏生命,才能做个好医生。战“疫”打响后,以往并不太为人所知的“流调员”逐渐进入公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