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996到724,别总把加班当企 [复制链接]

1#
江苏大学医学院医院值班约14个小时后晕倒猝死,前不久发生的这个悲剧,让无数人对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这位猝然离世的年轻人生前曾多次在朋友圈“吐槽”加班生活:“28小时班,一刻不停写病历,做操作,开麻方,收病人,抽血气,睡了不到3个钟头,够够的!”“最羡慕那些朝九晚五、有双休、享受法定假期的人。”加班,正日益成为职场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状态,“感觉身体被掏空”这样的流行语,折射出当代年轻人面对加班烦恼时的自嘲和无奈。“不加班就没法交差,别无选择”晚上10点,在北京一家网络公司负责产品运营的90后员工林美终于放下手头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办公大楼,赶地铁末班车回家。在她的身后,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夜里11点,还常常有键盘敲击声传出。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指工作日早9点到晚9点上班,一周工作6天)的“梗”已经无法满足林美的同事对加班的调侃,有些人吐槽是“”,即一周每天24个小时要随时随地待命。公司推出了晚上9点后打车免费的“加班福利”。林美的同事张丽已经好久没能接送孩子上学了,晚上哄完孩子睡觉又要继续工作至凌晨一两点。他们对接海外客户,由于时差,即便午夜收到信息也要回复,“我们必须适应客户时间。”孩子问张丽:“妈妈能不能换份工作?”23岁的房地产业员工李杰加班骤然变多,是从年12月开始的。当时公司提出要在广西防城港开发新楼盘,他被派去监督施工。“工作面出来没?”“没有。”“能快点吗?要交接了。”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他不得不早上7点起床,连续“奋斗”十几个小时,为赶进度只能边指挥边站着吃午饭,最早也要凌晨2点才能下班。连续通宵3个晚上,他用凉水拍拍脸又继续工作,“不加班就没法交差,别无选择。”他偶尔也会感到“庆幸”,因为赶楼盘展示期的同事加班比他还多。年,滴滴媒体研究院对都市白领加班情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加班最严重的前4个行业分别为互联网、金融、文化传媒和房地产。过度加班不仅存在于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甚至过去不少人认为日常工作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的公务员,也难逃加班魔咒。广西90后大学生张慧毕业后考入老家的县委办公室工作,有时候到吃中午饭的时间才发现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晚上和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她还记得第一次跟亲朋好友说自己很忙时,惹来他们透着不相信的阵阵笑声。“白加黑”“5+2”的工作方式无疑在透支着年轻人的健康,加速消耗他们的青春。《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显示,与年数据相比,年一线城市白领中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下降了约0.8岁。白领阶层健康状况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出现越来越多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年轻群体普遍的“亚健康”状态呈现进一步恶化趋势。李杰也开始为身体状况担忧。没时间健身,他腹部的赘肉渐增,洗澡时脱落的头发经常能把地漏给堵了。母亲为他犯愁,“怎么看起来老了十几岁,还能找到女朋友吗?”节约成本,企业最拿手的就是让员工加班职场新人刘军去年刚入职深圳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没想到因为按点下班被领导“上了一课”。每晚6点,做完手头的工作他便离开公司。第二周上班时,他被部门领导叫去质问:“你的任务量不够多吗?要不帮忙分担点项目?”经历了这次教训,刘军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企业的“加班文化”,之后就算没事干,他也不敢准时离开公司。“我们拼的哪是技术?是体力!”在李杰看来,公司为节省成本,给员工分配了不合理的任务量。平时他们小组有十来个工人,两个管理人员。但因临近春节,招人难度变大,赶项目时只剩5个工人和他一个管理人员。同组师傅因病请假,李杰又要多担起一个人的活儿。增长的工作量与缩减的任务期限及人数成反比,他们只得“被自愿”地牺牲休息时间来填补差距。为鼓励员工,企业给积极工作者设置奖励,领导的推荐是主要评选标准。“这是每个新人的必经之路,以后就会轻松了!”领导时常会给他“打鸡血”。李杰和同龄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